溉汾西千傾田,三分南七分北,浩浩同流,數十裏淆之不濁;
出甕山一片石,冷於夏溫於冬,淵淵有本,億萬年與世長清。
此聯掛在晉祠聖母殿中門外側。全聯46字,全聯歌頌了晉祠泉水利民。對仗工整,朗朗上口,是晉廟名聯之一。
注: “三分南七分北":晉水從南老泉流出,流入石塘。在中流砥柱東,建一道石堤,石堤上鑿有十孔圓洞,孔的直經約一尺。南三北七,做為南北分水標難。又在堤東建了人字石堰一道,為分水界線。
上麵這副楹聯是楊廷璿於乾隆二十二年五月題書。
楊廷璿何許人也?
楊廷璿是晉祠南堡人,是雍正十二年登進士的楊二酉之父。楊廷璿是宋代抗遼名將楊業之後。其祖上從明洪武七年(1374)從寧夏遷居到太原縣晉祠南4公裏的南張村。嘉靖三十九年(1560),楊廷璿先祖楊思賢移居到晉祠南堡。 曾祖名楊夏,曾做過直隸新河縣尉。祖父名楊仲芳,父名楊道光是一名監生。楊廷璿,康熙時貢生。 子楊二酉自幼聰敏,文、書、詩、畫,莫不精湛。雍正五年(1727)中秀才,雍正十一年得舉人,雍正十二年登進士。
晉祠廟有好多他的牌匾和楹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