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中國對聯網首頁名勝古跡對聯都江堰的對聯,最差的竟是『餘秋雨』所寫

都江堰的對聯,最差的竟是『餘秋雨』所寫

2019-03-21 22:40:51金銳何愁白藏閣 0條評論

 

說起都江堰的對聯,恐怕最著名的要屬餘秋雨的這一副:

 

拜水都江堰;

問道青城山。

 

都江堰景區將其懸掛在重要位置。但是隻從對聯本身來看,這副對聯寫得實在不敢恭維。平仄上,“水”、“道”都是仄聲,“青城山”三個平聲收尾,可以說毫無格律可言。意思上也是直白得不行,沒有回旋悠長的詩意美。

 

不過這裏也要替餘秋雨說句話,他留下這十個字的時候,可能並沒有聲明是對聯。又由於他的名氣和內容的“精準宣傳”,這副“對聯”就成了極好的廣告語,都江堰非常看重也無可厚非。這種時候,如果一定以不符合格律來指指點點,未免也過於無趣了。

 

就在我對都江堰對聯不抱什麼希望的時候,來到了寶瓶口附近的“南橋”景區,上麵懸掛的大量對聯讓我耳目一新。南橋據說是清朝光緒年間丁寶楨所建,後來屢經翻修,現在已成了一處文藝氣息十足的廊橋。

 

 

最外側的對聯是當代四川學者李金彝所撰:

 

勝跡數南橋,看影落長虹,更使江山生顏色;

遊蹤來北道,正春回大地,頻添桃李鬥芳菲。

 

此聯開門見山,直接點到“南橋”,之後以“影落長虹”來形容,讓人想到李白的“雙橋落彩虹”一語。南橋飛駕於景區之間,“生顏色”也是用得恰到好處。下聯轉寫遊人,風景有了人物活動,自然能夠活潑靈動。“春回大地”可以聯想到杜甫“錦江春色來天地”,這一句承前啟後,自然地帶出尾句收結。一個“添”字、一個“鬥”字,最見此聯風采。當然,上聯尾句“生顏色”處格律稍誤,如果“生”換一個仄聲字就好,不過也不必太過在意這種小地方。

 

此聯的背後,是一副七言短聯:

 

東流不盡秦時水;

西望長陪太守祠。

 

上聯蒼茫無限,將千古的成敗離合都化入“秦時水”三字,使人感喟惆悵。“滾滾長江東逝水”“不盡長江滾滾來”“秦時明月漢時關”等,都是這類以浩蕩之景象狀時間之遷延的詩句。下聯則從動態的“水”轉為靜態的“祠”,在不盡的江水之間找到可以憑吊的祠宇,立刻便將這種懷古之情固化、濃縮於一點。短聯由於字數原因,不容易寫好,但此聯包容廣闊,又能言之有物,可謂佳作。

 

 

此外,還有幾副七言聯:

 

平添古城幾分色;

雄踞江源第一橋。

 

此聯無甚出彩處,上下聯都是套路化語言,相較而言,下聯略好一些。

 

岷江東去分雙路;

錦裏西來第一橋。

 

此聯為饒沛之撰。與前一聯相比,立意有接近之處,但這副水平明顯高了很多。文辭雅正、氣象宏闊,一“去”一“來”之間,生出萬千變化。

 

江上白雲浮玉壘;

山頭紅日照青城。

 

此聯為錢賢撰。玉壘山、青城山都在都江堰附近,此聯雖然沒有非常獨特的地方,但是落落大方、工整雅切,也屬不易。

 

要識富民先治水;

休言吃飯必由天。

 

此聯署崇清書,不知撰者是否同一人。此聯以“理”當先,寫出都江堰的功效,別具一格。當然,過於重理也會造成行文顯得枯燥的問題。

 

山色西連岷嶺雪;

江聲東下錦官城。

 

此聯署錢成熹書,不知撰者是否同一人。嶽麓山有聯曰:“西南雲氣來衡嶽,日夜江聲下洞庭”,此聯與之相仿,氣象雄渾,而攝取岷嶺、錦官風采,自壯門庭。

 

縱觀上述七言聯,特佳者“山色”一聯,其餘“岷江”“江上”“要識”也署佳作,隻有“平添”一聯略遜,但平仄、對仗也沒有問題,在一般景點很難見到這種場麵。

 

 

除去七言聯,短聯還有如下幾副:

 

八百裏秦川歸稼穡;

兩千年古堰煥青春。

 

此聯的好全在上聯。“稼穡”借指農業,此處寫出了李冰治水之功勞,又能氣象宏闊,給人遐想。可惜下聯的水準斷崖式下跌,文辭淺白無意境,而“煥青春”一語更是莫名其妙。

 

看綠水繞城青山護郭;

任金樽對月玉笛隨風。

 

此聯為郭定乾撰。下筆比較寬泛,難以落到實處,算不得什麼好聯,但遣詞清雅,也可一觀。 

 

東別為沱,聿開天府;

南行有路,頌洽輿梁。

此聯署名為江村叟,不知何人。觀其文辭,高古典雅,而全聯架構撐得很開闊,上下聯各有分工。此聯置諸古人集中,亦屬佳作。

 

萬井耕桑,渠端賢守;

兩河關鍵,寺據公遊。

 

此聯署為董壽平書,作者不知何人,但看其風格,似乎與前一聯相似,不負責任地猜測,可能也出自那位“江村叟”手筆。此聯亦屬佳作,可置先人集中,但較前作稍遜。

 

功奪天工,古堰風光贏塞北;

自然景色,名城魅力勝江南。

 

此聯平白無味,都是概念化的語言,而硬要與“塞北”、“江南”對比,更是無趣。

 

夜色宜人,兩岸華燈千戶酒;

風光入畫,一條煙水半城山。

 

此聯平平道來,前一分句四字落俗套,最後的七言倒是頗有文采。雖然這種數字入聯多有仿照“一城山色半城湖”之處,但此聯內容新穎、下字雅切,自有機杼。如果去掉起首四字,此聯將提升兩個檔次。

 

倚杖尋春,灌水峨山來不遠;

授書如昨,老人童子去非遙。

 

此聯署為王首康書,未知作者何人。聯語有翩翩雅韻,文氣充裕,起句“倚杖”“授書”使人如見古人之風。

 

攬轡西來,題名豈敢誇司馬;

憑欄北望,起陸伊誰屬臥龍。

 

此聯起句即有壯采,收句又能落在實處,開闔之間自有法度,而“司馬”與“臥龍”對仗精巧,也可見作者心思。

 

寶瓶口騰龍走蛟,飛花濺雪;

玉壘山黑牛白犀,鳥語蟬鳴。

 

此聯文辭倒是清爽灑落,但是格律有問題,“蛟”、“犀”都是平聲,而內容也沒有特別精彩的地方,把地名、景物安置一處而已,算不得佳作。

 

挽既倒狂瀾,前度宰官曾著跡;

作中流砥柱,重來司馬好留題。

 

此聯見氣勢、見襟懷,寫景物能融入作者的情感又能言之成理,很是難得。

 

一江分二水,古堰澤蔭西蜀地;

四象生八卦,青城道化天下人。

 

此聯作者邵秉仁。從地理落筆,結到道家文化,布局、文辭都還可以,但是格律有失調之處,下聯“下”字當用平聲,應是作者失察。

 

離堆勒石,上刻蜀中治水英雄譜;

玉壘吟詩,情傳天府美名不朽篇。

 

此聯作者劉大宗。文辭直白無味,無甚可讀之處。還算符合格律,但是對仗也有不少問題。

 

綜合來看以上作品,最佳者當屬兩副八言聯,直入古人門庭,“倚仗”“攬轡”兩聯亦佳,可見作者手段,“既倒狂瀾”略遜,“夜色”聯又遜,但也都不錯,“八百裏”“綠水”兩聯平平,其餘“功奪”“寶瓶口”“一江”三聯都有不小的問題,“離堆”一聯則屬於較差的作品。

 

 

剩下的都是三分句即三分句以上的長聯,連開頭那副“勝跡數南橋”一共9副,都是文采風流的作品,其高妙處不讓古人,略平凡之作也是當代對聯中難得的精品。觀其作者,有些是晚晴、民國時人,有些是蜀地名家,也有些恕我孤陋寡聞,但想來也是飽讀詩書的學者,如果有人知道作者情況的,歡迎留言指教。

 

群嶺從西來,想千載白雲,長浮玉壘;

洪流引東注,留一條翠練,穩縛蒼龍。

——趙蘊玉

 

天府西來,適輿梁初成,萬類有情皆渡岸;

大江東去,挽狂瀾不倒,百川無恙自朝宗。

——劉兆藜

 

溯往跡至開明,水擁山橫,在此時離堆東鑿;

嗣通渠於蜀守,川流派衍,喜今日大道斯登。

——黃襄伺

 

離堆開鑿以來,濺玉飛花,流不去秦時明月;

長橋竣工而後,跨虹戢浪,直視同漢代仙槎。

——劉襄遵

 

導汶阜而興水利,感德銘功,百世猶思秦太守;

建橋梁以便行人,乘興題柱,千秋誰效漢相如。

——秦鬆鶴

 

江上起樓台,對明月玉簫,有揚州廿四橋風景;

波間橫蝃蝀,統遙山近水,寫青城八百裏畫圖。

——梁居酉

 

灌口有奇觀,遠看岷水過離堆,如由奉節窺三峽;

城南多勝景,遙望導江經普濟,若自蘇堤玩六橋。

——鍾勖成

 

伊人宛在中,問諸君臨水溯回,可知晉有範寂,隋有嘉州,唐有味江,宋有渭父;

君子大居正,趁此日登橋眺景,不禁西望岷山,東望巫峽,北望玉壘,南望青城。

——鄧代昆(書)

 

 

綜合來看,都江堰南橋的對聯水平相當高,至少應在80分以上。雖然有個別平庸之作,但是許多當代聯作都能可圈可點,文采斐然,這是一件文化意蘊十足的事情。我一直以為,對聯雖是景區的妝點,但是不可小視,因為代表著一個景點的門麵和文化內涵。全國大量景區的對聯作品慘不忍睹,文辭平庸甚至不合對聯基本規則的數不勝數,上下聯掛錯、掛反也是常見之事。而有一些景區,把著名的古人對聯移到不顯眼位置甚至摘下,重要位置掛上糟糕的對聯,更是佛頭著糞之舉。

雖然我說話沒用,但是仍然想說幾句。一個景區,如果有現成的古人佳作,這是難得的文化財富,一定要珍惜、重視,盡量全部掛刻出來,至少挑選一些質量高、名氣大的作品放在顯要位置。而古人以外,當代人新撰的對聯作品也很重要,這代表文化的傳承,代表時代的風貌,會增加景區與友人間的親密感。然而,當代人對聯往往是重災區,或者完全不合要求,或者陳詞濫調、口號連篇,這就需要景區負責人的底蘊和見識,在眾多對聯中選擇那些有文學韻味的佳作。不然,隻能徒惹人笑爾。

我想,品評景區的對聯作品應該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,都江堰的對聯一文權作開頭。當然,我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如果各位有一些景區的對聯資料,希望可以發送給我,至少需要對聯文字、作者、掛刻地點等。優秀的對聯讓人賞心悅目,糟糕的對聯讓人搖頭歎息。當然,術業有專攻,不是每個人都懂對聯,掛刻了不佳的作品甚至不合格的作品也很正常——這時有人指出,景區的負責人如果看到,應該會有聞過則喜的心情和傳承文化的態度吧。

猜您喜歡

相關閱讀

評論區

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:

都江堰餘秋雨

對聯分類

對聯知識

熱門對聯

精彩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