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中國對聯網首頁名勝古跡對聯天下泉城 | 詩情畫意之明湖楹聯

天下泉城 | 詩情畫意之明湖楹聯

2018-05-30 23:15:57未知泉水人家生活館 0條評論

濟南“四麵荷花三麵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”的優美景觀,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傾慕,他們為大明湖留下了許多精彩的對聯。


曆下亭是名聞遐邇的海右古亭,位於大明湖東南隅島上,又名古曆亭,始建於北魏時期,當時稱客亭。


唐天寶四年(公元745年)詩人杜甫遊曆齊魯大地,來到濟南,杜甫的忘年之交、時任北海太守李邕,得知杜甫到來,連忙由任所趕至濟南,並在客亭設宴款待杜甫及濟南名士。


杜甫即席賦詩一首《陪李北海宴曆下亭》。其中的“海右此亭古,濟南名士多”膾炙人口,成為濟南的驕傲。



曆下亭長聯(龔藹仁先生):


李北海亦豪哉,

杯酒相邀,

頓教曆下古亭,

千古入詩人歌詠;

杜少陵已往矣,

湖山如昨,

試問濟南過客,

有誰繼名士風流。


道光進士何紹基(1799—1873)在曆下亭書下杜甫的詩句後,感慨不已,留下一聯:


山左稱有古曆亭,

坐覽一帶幽燕之盛;

當今誰是名下士?

不覺三歎感慨而興。


自古幽燕一帶多慷慨悲壯之士,用詩聖杜甫的詩來說:“濟南名士多”。而作者處在清道光、鹹豐年間,英帝國主義用鴉片麻醉中國人,大舉侵犯中國領土,堂堂中國,隻有林則徐一人禁煙,作者一歎二歎三歎,如今名士太少了啊!


柳枝搖曳,翠竹含煙,雨幕中的景色多象王維的一副山水名畫;而雨後的風光,紅花更豔,綠樹更綠,特別是在夕照中的曆下亭好似五代詩人韋莊的詩一樣動人。


風雨送新涼,

看一派柳浪竹煙,

空翠染成摩詰畫;

湖山開晚霽,

愛十裏紅情綠意,

泠香飛上浣花詩。


北極閣:

宮中下見南山近

城上平臨北鬥懸


明昌鍾亭:

金鍾鳴處蛙聲靜

璧月升時客夢清

南豐祠:

作湖山一日主人看萬脈奔流諸峰羅列

曆唐宋百年過客有少陵詩篇曾鞏文章


抱柱懸楹:

北宋一燈傳作者

南豐兩字屬先生

得月亭:

翠柳映佛山荷香溢泉城似瞻趙伯駒弟兄畫圖,賢留勝跡絕唱啟後人若讀劉鐵雲祖孫詩文。


雨荷廳聯:

高人喜桐樹

君子愛蓮花


鐵公祠聯:

為清代文人嚴正琅所撰。

湖尚稱明問燕子龍孫不堪回首

公真是鐵惟景忠方烈差許同心


“四麵荷花三麵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”,是迄今為止形容濟南古城風貌的最佳名聯。聯由清嘉靖年間山東提督學政、曆史學家劉鳳誥撰,山東巡撫、大書法家鐵保書。



月下亭聯:

數點雨聲風約住

一簇花影月移來



郭沫若題稼軒祠聯:

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

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



郭沫若題藕神(李清照)祠聯:

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

漱玉辭中金石錄裏文采有後主遺風



遐園聯:

和風飛清響

時鳥多好音



感應泉聯:

華泉墨寶留青史

古井清波印月明



秋柳園位於大明湖南岸,與曆下亭隔水相望,大門朝南,門上懸匾額 “秋柳園”三個大字,兩邊楹聯:尚書天北鬥;司寇魯東家。聯由清代錢名世撰,現代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書丹。進入大門,兩側是碑廊,鑲嵌王漁洋詩十二首和山東大學著名教授袁士碩撰寫的《秋柳園記》。園內主體建築坐北朝南,二層仿古。一層大門上方懸匾額“清遠堂”,兩側對聯:天下文章莫大乎是;一時賢士皆從其遊。聯由王漁洋的弟子殷彥來撰贈老師,當代著名書法家魏啟後書。二層簷下懸匾額“秋柳詩社”,兩側對聯:切磋推敲曆山下;交流唱和秋柳園。由歐陽中石書。



超然樓聯:

寄興超然物外

承天德化心中


猜您喜歡

評論區

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:

明湖泉城楹聯

對聯分類

對聯知識

熱門對聯

精彩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