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故事乾隆微服私訪加口小藥鋪留神秘對聯

乾隆微服私訪加口小藥鋪留神秘對聯

2017-02-22 22:45:30劉向俠 文化佳園 0條評論

乾隆年間,三月十八,緊靠泇河岸邊的泇口鄉逢集會。陽春三月,春暖花開,地裏還沒有多少活,人們在家裏閑著無事,紛紛前去趕泇口會。

    從泇口街到泇河岸邊的幾條街市擠滿了來趕會的十裏八鄉的人,有賣馬、牛、驢、騾的,雞、鴨、鵝、兔的,賣杈耙、掃帚、揚場鍁的,賣紙花、泥響卟、泥娃娃、木刀木劍的,還有賣青菜、蘿卜、大南瓜、包子、辣湯、油條、饊子、糖瓜、糖球、衣裳、手織布的。。。。。。應有盡有。攤位一個挨著一個,吆喝聲此起彼伏。更有那些打拳賣藝、賣野藥的,說書、玩雜技、唱小戲的,耍猴、鬥雞的,各自拉開場地,鑼鼓家夥敲得震天響,幾裏外都能聽見。

     這時,一隻不大的木船停靠在泇河岸邊。從船上下來一人,青衣小帽,手拿一把白紙折扇,上得岸來,沿著集市,邊走邊看,時不時點點頭,微微笑,看樣子心中很是滿意。

    走走看看,前麵到了泇口鄉的街市,街麵有四五丈寬,街兩旁一家挨一家全都是商家店鋪。街鋪的靠南頭有家中藥鋪,店麵不大,兩小間門臉。門兩邊的對聯是:隻要時間人長壽、哪怕架上藥生塵。門頭上是:益民藥鋪四個字。來客見是家中草藥店,很感興趣,心說:“我看看這鄉間郎中醫術咋樣,是什麼給人看病的?“邁步來到藥鋪門口,往內一看,兩間屋中間一道梁,沒有隔牆,靠後牆一溜是到兩頭的藥廚,一格一格的抽屜上貼有中草藥的名稱。離藥廚三尺遠是櫃台,櫃台內沒有夥計。屋中間有張不大的八仙桌,一位頜下留著山羊胡的老頭正坐在桌前給一二十多歲的男子號脈。一會老郎中放開手站起身,走到櫃台內去給那青年抓藥,邊包藥邊對那青年說:”你這病是腎虛,肝火太旺所致。咱是本鄉人,俺勸你以後不要再每晚賭到半夜了,十賭九輸。你家敗光了,弄不好命也得搭上,到時你家人交給誰。這三副藥你先拿去吃,沒錢先欠著,啥時候病好能幹活了,掙錢再還俺也不晚。。。。“青年人滿眼含淚,給老頭深施一禮走了。來客看老郎中不但治病救人,還苦口婆心勸人向善並賒藥給人。心中很是感動,就想進店和老郎中啦啦呱,剛要進去又一想:”他是郎中,既看病,又自己抓藥,肯定對中草藥頗知,俺不如這樣和他答話。“隻見他一步跨進藥鋪門,手中折扇一打,麵帶微笑地對老郎中說:”徐長卿來桂皮(貴邳)、生地當成熟地。”一句話包含四味草藥,又滿含謙禮。老郎中見進店之人雖是青衣小帽,確是儀表堂堂,氣宇不凡。看樣子不是當地人,趕忙站起身抱拳為禮說:“劉寄奴采春花、含笑迎接檳榔(賓郎)。”來客見老郎中也用草藥作答相迎,心中甚是歡喜,又用手中折扇連點藥廚說:“白娘子(僵蠶)上重樓、連翹 百部(步)。”老郎中見來客把草藥說得風趣形象,笑了笑,捋著山羊胡說:“王不留揮大蕺、遠誌 川穹。”來客點點頭,又對著藥廚念道:“枳母 益母(草)川貝母、此母並非慈母。”老郎中對來客一伸大拇指答:“梔子 蓮子 車前子、爾子不是兒子。“說完二人相視嘿嘿一笑。

    老郎中把來客讓到桌旁坐下,又泡上熱茶,雙手奉上問:“貴客對草藥知之甚祥,老朽佩服,不知貴客仙鄉何處,尊姓大名,到俺這鄉村小藥店有何指教?”來客對老郎中抱拳施禮說:“近水知魚性,近山知鳥音。因我家隔牆住著郎中先生,從小他就教我念草藥歌,湯頭歌,我隻知點皮毛而已,見到草藥鋪就禁不住想進來看看。我家在京城,姓高,因訪友路過此地,還望先生恕我孟浪。。。。。。”老郎中忙擺手說:“貴客說哪裏話,天下之大,相逢就是有緣。貴客不要嫌俺店陋、術淺就是看得起俺了。”“敢問老先生高姓大名?”“小老兒姓李名繼宗,開這小藥鋪已是二三十年了。”“想必先生家中頗是富有?俺看您給人看病連藥錢也不要。”“哎!能勉強糊口而已,不是老朽看病不要錢,鄉間人指著土中刨食,當年不收當年窮。遇到天災人禍生了病,借貸無門,老朽知道了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人病死。醫家父母心,隻要能讓人病好,俺少收入點,心中也樂意。”來客聽到這裏站起身又對老郎中深施一禮說:“老先生能有這樣的胸懷,真是這方百姓的福氣啊!敬佩!敬佩!。。。。”

     二人正嘮著,忽見外麵跑進一十五六歲少年,慌慌張張對李繼宗說:“李先生,你快去到二娃哥家給他看看。他早上去挖地時還好好的,回家就不行了。二娃嫂讓俺來請您過去呢。。。。”老郎中沒等少年把話說完,站起身趕忙從櫃台裏拿出藥箱往身上一背,對來客說:“貴客,對不住您了,救命要緊,俺得趕緊去了。”來客也站起來說:“先生,俺和您一起去行嗎?”“好,走吧。。。。。。”

    李郎中出了藥鋪門就大步小步,急急往二娃家趕。好在二娃家不遠,就住離藥鋪半裏多路。老郎中進到二娃家門,之間二娃正仰躺在床上,臉色蠟黃,嘴唇烏青,兩手抱著左腿,疼得嘶嘶隻吸氣。再看二娃左腿,從腳脖到大腿根已腫得像瓦罐粗。一摁肚子,也又鼓又漲。老郎中趕忙從藥箱中取出銀針,在二娃人中、內關、足三裏、湧泉各紮一針,這才坐下給二娃號起脈來。

    過了有半柱香時辰,老郎中眉頭緊皺,又號另一腕脈,號完問二娃媳婦,說:“今早二娃吃了什麼?”二娃媳婦擦著淚說:“俺家好長時間都沒見葷腥,昨下晌俺到泇河洗衣裳,看水邊有不少鴨嘴蚌,俺就摸有半盆回來。今早用蚌肉燒了幾碗湯,給婆母和孩子各盛了一碗,俺沒舍得喝,剩下的全盛給二娃喝了。他去地裏幹活走時還好好的,誰知一回來就臉色蠟黃淌冷汗,隻喊腿痛胸口悶,俺扶他躺下,眼看他左腿越腫越厲害,才讓鄰居去請您的。要說蚌肉有毒,怎麼婆母和孩子喝了沒事呢?李先生,求您一定救救俺孩他爹,他要是有個好歹,俺這一家老小可怎麼活啊。。。。。”“侄媳婦,別哭,俺這不正給他看呢嗎!?”

    老郎中戴上老花眼鏡,對二娃左腿一寸一寸仔細查看,忽然在二娃腳跟上發現兩個針鼻大的小黑點。老郎中用銀針在黑點處刺了一下,擠出一點黑血,用銀針挑起放鼻子下使勁聞了聞,問二娃說:“這幾天你被什麼蟄咬過嗎?”二娃疼得直抖,斷斷續續地說:“三天前,俺去挖地,被、被地頭甘草下的一對正、正在交配的蜈蚣咬了一口,俺當時隻、隻覺得又疼又麻,就趕忙捋了把野艾葉在被咬的地方揉搓,回家用水洗了洗,天天起之前用唾水抹抹,覺得不疼了,也就沒當回事。這次,腿腫不知是不是因、因為這事。。。。。”二娃說到這,疼得猛吸氣,“哎喲!哎喲!”直喊。老郎中聽了點點頭說:“這就是了,現春暖之季,毒蟲交配,其性最毒。虧得你當時用野艾葉揉搓傷口,艾葉雖有解毒作用,藥性小,壓不住蜈蚣毒。唾液雖也消腫解毒,隻能是解表麵,皮內毒卻不能解。又恰巧你喝了蚌肉湯,蚌肉乃是大發之物,又是涼性,催動了蜈蚣毒,才使你這條腿又腫又漲。如在往上腫,毒入心脈,恐怕。。。。”老郎中說到這裏,猛然意識到什麼,趕緊住口不往下說。二娃娘和二娃媳婦聽得心驚膽戰,一齊“撲通”跪下給老郎中磕頭說:“李先生,您定要想法救救二娃,俺家沒錢俺賣屋賣地也不少您的藥錢。。。。。”“咳!你們別急,又不是說二娃不能治,一文錢也不要你們花,快去給俺找幾樣東西來。”“找什麼?”老郎中伸出手,扳著手指頭說:“第一樣,鮮馬齒花半斤往上(冬天用幹的),現地裏該出了。白菊花有葉用葉,有花用花,花葉都有更好,三兩(冬天用根)。’屋衣‘就是老屋或鍋屋、牆角蜘蛛結的像紗布一樣的網子,連同蜘蛛一起弄來更好。一大團鮮香藻草半斤(冬天用幹的)。白礬五錢,快快去找。”

     這些東西荒郊野地到處都是,不大會就找齊了。李郎中把這幾樣東西連同白礬放在碓裏搗得碎粘,又讓二娃娘到鄰家借了幾個生雞蛋,打出蛋清,把搗好的藥挖出來,用雞蛋清調勻,弄一團拍成餅狀,敷在二娃的左腳根處。眨眼功夫,隻見敷在二娃腿上的藥膏,呼呼往外冒白氣,二娃立時不喊疼了。過會兒,敷上的草藥幹了,又弄一塊敷上。如此反複,隻見二娃的腿慢慢往下消腫,等所有藥用完,二娃的左腿隻還有腳脖處有點紅腫,再看二娃的臉上也有了血色,嘴也不青了,肚子也不漲了,氣也喘得勻了。這時老郎中長長出了口氣說:“還算及時,明天你們再照以上幾樣草藥找來,砸粘了再給二娃敷。記住,藥不能沾鐵器,隻能用石頭砸。估計明天再敷一天二娃就徹底好了。記著,這付單方不僅能治蟲咬蜂蜇,還可以治各種無名腫毒跟惡瘡。七天內別給二娃吃生冷葷腥。好了,天不早了,俺該走了。。。。”

    二娃娘和二娃媳婦忙過來一邊一個拉住老郎中的胳膊說:“虧了您來,要不是您,俺這一家人可怎麼過。無論如何您在俺家吃了飯再走。二娃媳婦,咱河裏還有隻鴨子,你去逮來殺了,留先生在這吃飯。俺這就去借錢給先生診費。。。。”二娃娘說著要往外走,被李郎中伸胳膊攔住說:“誰也別忙活,你家的境況俺又不是不知道,留著你那隻鴨子下蛋換點油鹽吃吧。診金更不要給,那些草藥都是你們自己找來的,俺不過光動動嘴,莊親莊鄰的不能光認錢呐。。。。。”說著話,背起藥箱,大步走了。那京城來客不由暗豎拇指,心說:“這真是個仁義之人。。。。。”

     來客跟李郎中又回到了藥鋪,忍不住問李郎中:“老先生,憑您的醫術,何不到大地方去行醫,偏要在這鄉下受窮?我在京城有熟人開的大醫館,正缺坐堂郎中,不如先生跟我進京坐館,強過在這又辛苦又掙不到錢。。。。。”不等來客把話說完,老郎中就連連擺手說:“貴客,俺本是鄉間小小的一郎中,雖說有點小小醫術,也都是給人看病、治病時,聽和學,慢慢積累的經驗。至於那些單方、驗方,更是取之於民,用之於民。荒郊野外草棵、木渣都是寶。俺的根在這裏,俺這輩子哪也不去了。貴客,老百姓難哪,生了病沒錢治,隻有等死。俺在這小地方雖窮點,可能盡綿薄之力為他們解除病痛,這俺就知足了。錢再多死後也不能帶走,俺謝謝你的好意。”

    來客聽得心情激動,眼裏淚光閃閃,對李繼宗說:“俺這趟沒白到泇口來,借你桌上的紙和筆用用。”抓筆在手,“刷刷刷”一副對聯一揮而就,上聯是;懸壺濟世心裝家鄉百姓。下聯是;神醫妙手不為富貴所動。橫批是;知足常樂。落款;高天賜。寫好從懷裏掏出一方印章,蓋在對聯上。指著對聯對李繼宗說:“我也沒別的好送,就寫這幅對聯給你留作紀念吧。李兄,你記住,今後如有什麼難處,就到北京城找我高天賜,一切事情我給你照辦,告辭!”說完,大步走了。

    雖然相識隻是幾個時辰,李繼宗卻覺得和來客很投脾氣。再看看來客留下的對聯,字字鐵鉤銀劃,大氣磅礴,非常喜愛,請匠人把對聯裱好掛在後牆上,時時觀賞。

    過幾天,有個當地在京城做官的人回鄉探親,無意中看到了這幅對聯,大吃一驚,問老郎中這幅對聯是怎麼回事。李繼宗就把和來客認識的經過詳細講了一遍。這位官員立馬跪下,對著對聯磕了三個響頭。站起身又給李郎中深施一禮說:“李兄,你遇見的是誰你知道嗎?他就是當今萬歲乾隆皇帝呀!高天賜是他的化名,京城裏的官員都知道。當今萬歲親筆為你寫對聯,還和你稱兄道弟,這是那些大臣們做夢都想不來的好事。李兄,往後您想不發都難咯!”

    果然,這事一傳出去,外省外縣都知道乾隆帝微服私訪到過泇河李繼宗的小藥鋪,並給他寫過對聯。一時間,省城、州縣、地方豪紳。騎馬坐轎紛紛來到李繼宗的小藥鋪,一來觀瞻萬歲的墨寶,二來來巴結連萬歲都稱兄道弟的李郎中。有病無病,走時每人都提幾大包藥回去,還生怕李郎中拿錢少了。幾年下來,李繼宗的小藥鋪就翻蓋成了十幾間的大藥房,又收了七八個徒弟。李繼宗不忘對乾隆帝所說過的話,對窮人看病都是親力親為,能不收錢就不收錢。用他的話說;取之於富、用之於貧。至於乾隆帝留下的那副對聯,據傳說現在還在李家的後人手裏。

猜您喜歡

評論區

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:

乾隆微服私訪藥鋪

對聯分類

對聯知識

熱門對聯

精彩推薦